【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】文化館所不單是擺放文物的地方,藉由與社區居民合作,將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。由台北市文化局籌畫的「2011台北夢想社區守護計畫」,以文化館所出發,主動連結週邊社區,深耕在地藝文環境。導演柯凱翔、吳德元拍攝紀錄片「我城.台北—台北市文化館所與社區影像敘事」,紀錄「台北偶戲館」等6個文化館所和社區的互動情形。
文化局29日舉行「我城.台北—台北市文化館所與社區影像敘事」首映會,邀請6位文化館所代言人,包括布袋戲大師陳錫煌、資深志工陳蘭香、知名茶人池宗憲、創意街區達人劉維公、數位藝術創作者葉廷皓、差事劇團團長鍾喬介紹其所代言的文化館所。
首映會現場,6位文化館所的代言人從百寶箱掏出各文化館所的「寶物」,並且介紹其特色。首先代表「台北偶戲館」的陳錫煌取出一隻布袋戲偶,感嘆現在掌中戲已經沒落,幸好有政府幫忙,才有機會繼續傳承,讓下一代也有機會看到精采的戲偶表演。為拉近和社區居民的距離,「台北偶戲館」運用戲偶元素,帶領當地居民製作明年元宵節採街裝扮,一起動和動腦,以當地知名小吃臭豆腐、蚵仔煎,以及鄰近的松山菸廠為發想,製成別具特色的採街服裝和道具,反映在地的文化記憶。
代言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的鍾喬,則邀請當地原居民李月娥一同上台介紹寶藏巖。李月娥說:「寶藏巖是台灣的香格里拉」,從1946年開始有居民定居,原先只有6戶,現在則增加到2百戶,家戶之間感情融洽,每兩個月舉辦「一家一菜」活動,還有「一家一菜圃」共享收成。寶藏巖裡有許多小人物的故事,甚至活生生的歷史,鍾喬便利用故事百寶箱,讓在地居民說出自己的故事,並藉以傳承社區文化。
陳香蘭代表「芝山文化生態綠園」,拿出老樹文創筆座與植物種子,展現園區內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。為了向小朋友推廣環境教育,「芝山文化生態綠園」結合週邊雨聲國小,培訓小小導覽員,帶領他們觀察、紀錄當地的自然景觀,以充實環境教育知識。
池宗憲則拿出撫臺紙模型,代表百年古蹟「撫臺街洋樓」的建築美感。劉維公代表「西門紅樓暨電影主題公園」,手持噴漆,象徵西門町塗鴉畫作,展現青少年文化的青春與活力。
代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葉廷皓,拿出數位錄音器材,代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教導社區民眾體驗數位化藝術,進而完成紀錄台北市6個文化館所與社區居民互動的紀錄片,將分送各圖書館、博物館、學校,成為台北文化生活展示的另一個窗口。





熱門關鍵字: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, gucci2011新款包目錄,